2024年4月27日星期六,beat365张勇老师、2023级环境科学与工程的30名本科生和3名研究生助教一行共同参加了“行走的苏州河”环境问题观察校外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是我院大一新生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必修课程《环境问题观察》本学期的第二次课程实习。
在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前合影
沿途路线图
此次实习活动从早上9点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共计8小时。师生们沿着苏州河市区段从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出发,一路步行至人民英雄纪念塔,全程约21公里。
张老师介绍今天的行程安排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社会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工业社会的雏形开始在苏州河畔显现。苏州河之所以能够吸引众多人口,主要原因在于这里诞生了众多‘中国第一’的工业企业。包括中国第一家面粉厂、电风扇厂等。此外,中国最早的硫酸厂分厂等重要工业设施也坐落于此。这些工业先行者不仅引领了中国的工业发展,也让苏州河迅速成为了一个人口聚集的地区。”张老师向大家介绍道。
张老师为大家介绍苏州河
75型冲饼机
上世纪的“奢侈品”
“为了彻底解决食物短缺问题,提升农业生产力是必由之路。请看我们身后的这台设备——空气压缩机。它通过压缩空气并降低其温度,使得空气中占比约70%的氮气凝结,进而制造出氮肥。这不仅展示了中国在该领域的技术突破,也标志着我们能够利用本土资源生产化肥,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发展,有效缓解了长期以来的粮食短缺问题。在过去的几千年,由于土地肥料不足和人口众多,食物短缺一直是一个突出问题。但空气压缩机的发明和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张老师为大家介绍空气压缩机
张老师继续向大家介绍到华东师范大学生环学院校友张明成的创业经历并详细介绍了其在世博会期间通过问卷和实际调研的形式证明了为确保男女使用厕所的等待时间相同,建立一个男厕所可能需要同时建立大约八到十个女厕所。
苏州河两岸
“中国古代对苏州河的治理历史悠久,对当地农业、交通和居民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苏州河曾是太湖的主要泄洪通道,对调节太湖流域的水资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上,苏州河经过多次治理,以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和满足人类的需求。古代治水的经验,如利用潮汐、调动水资源等,至今仍对现代水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古代水利工程不仅关注防洪和灌溉,还涵盖了航运和城市供水等多个方面。在北宋时期,范仲淹亲自带领民工对苏州河及其多处支流进行了疏浚,如白茆塘、福山港等三十六处,以增强其排水能力,减少水患。他在入江和入海口设置了可自由开关的水闸,用以控制潮水和泥沙的淤积,并在旱涝时调节水位,保护农田。范仲淹的治水策略可概括为“修围、浚河、置闸”,这三者相互依存,共同构建了一个高效的治水体系。元朝时期,任仁发作为治理苏州河的重要官员,在1304年、1308年、1324年负责苏州河的治理工作。他沿苏州河修建了多座水闸,其中包括1324年建造的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这些治水工程不仅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朝时期,海瑞作为应天巡抚,对苏州河进行了大规模疏浚,极大地改善了太湖地区的排水问题,为今天上海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地利”基础。海瑞的治水成就不仅体现在其清廉的为官之道,更在于他作为一位实干家的能力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随着时间推移,苏州河的治理逐渐成为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苏州河的治理和保护达到了新的高度,不仅关注河流水质的改善,还涉及河流沿岸的生态修复和城市景观建设。”听完《苏州河志》编辑团队老师介绍后,同学们对古代治理苏州河的官员充满钦佩,并对苏州河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苏州河志》编辑团队老师为大家介绍苏州河的治理历史
苏州河的生态景观
“苏州河的治理不仅是一个关乎民生的工程,也是推动地区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项目。因此,对苏州河进行治理是十分必要的。然而,治理工作需要循序渐进,资金支持是不可或缺的。在过去,为了解决资金问题,政府引入了世界银行的贷款,利用这些资金完成了苏州河治理的一期和二期工程。这两期工程的主要目标是控制污染源,以减少对河流的污染。”张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从苏州河的生态环境治理以及社会服务功能提升三个方面,详细讲解了苏州河的生态修复过程。通过举例对比苏州河治理前后的变化,向同学们展示了生态环境改善对周边居民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以及这种改善如何促进了周围社会服务功能的增强。通过张老师的讲解,同学们对苏州河治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认真听讲的同学们
上海市区和郊区的分界线
“没有围墙”的中山公园
漫步在苏州河的华政段,眼前是波光粼粼的河水,而岸边则是五彩斑斓的花草,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如今的苏州河已经华丽转身,成为了一条充满生态活力的河流。河道经过精心打理,水质清澈,而河岸两侧则被打造成了一条宽阔且充满生机的绿色走廊,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同学们分享收获
在听完同学们的精彩分享之后,大家聚集在一起合影留念。随后,同学们在原地解散,各自安排午餐,享受一段轻松的休息时光。至此,“行走的苏州河”校外实践活动也迎来了中午的休息时段。
合影留念
下午13:30,师生们在宝成路桥集合。经过午休的同学们显得精神焕发,一扫上午数小时行程带来的疲惫。张老师首先向同学们继续介绍苏州河的工业文明历史以及河流的生态环境治理过程,特别提到了周围小区居民对治理工作的支持和贡献。随后,张老师带领同学们步行前往梦清园环保主题公园。在前往公园的途中,经过了小花园湾等苏州河的几个关键拐弯处。每到一处,张老师都凭借深厚的知识储备,向同学们详细讲解了这些地方的革命历史和工业发展史,让同学们对苏州河及其周边地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苏州河两岸
梦清园环保主题公园地下设有一个容积达到2.5万立方米的雨水调蓄池。这个设施的用途是在降雨初期收集含有较多杂质的初期雨水。等到雨停之后,当排水管道的排水能力恢复,便通过泵站将调蓄池中的雨水输送至排水管网,最终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专业处理。更值得注意的是,调蓄池上方设有管道雕塑,它不仅承担着排气的功能,还能让市民聆听到地下水流动时发出的悦耳声音。
梦清园环保主题公园
裘世唯作为一位大四在读学生,已经成功获得了伦敦大学学院(UCL)的录取通知。因此对海外留学的整个申请过程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在梦清园休息期间,她向大家介绍到面对毕业大四学生在升学方面通常会考虑三个主要的发展方向:争取保研机会、考研、出国深造。她鼓励有意考研的同学不必感到过分焦虑。尽管考研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但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此外,成功的关键在于提前规划,积极准备,并从那些已经成功走过这条路的学长学姐那里学习宝贵的经验和获取必要的信息。只要每位同学都能够有条不紊地规划自己的学习路径,并且全力以赴地准备,就能达成自己的目标。
裘世唯同学分享求学经验
下午15:30,师生们抵达了富有历史意义的四行仓库。在黄小凡和徐倩华两位同学的借助之前观看电影《八佰》的深刻感受,向历史中的英雄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她们对四行仓库的详尽解说,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这段悲壮历史的认识,也为这次以环保为主题的绿色实习活动注入了红色教育的深厚内涵。这次环境问题观察实习,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自然生态探索,它成为了一节意义非凡的思想政治课程。同学们在实地考察中学习到了历史知识,感受到了历史的重量,体会到了环保意识与历史责任感的结合,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保护环境与铭记历史的重要性。
黄小凡和徐倩华在四行仓库前同学分享
下午16:30,师生们沿着苏州河岸继续前行,直至抵达浙江路桥。在此张老师向同学们深入阐述了苏州河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性与实际应用。他详细介绍了苏州河前四期治理工程的显著成效、所采用的方法,并对苏州河底泥疏浚的专业技术进行了细致的讲解。此外,苏州河自上游至下游共设有7个监测断面,其中浙江路桥断面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国家级考核监测点。该断面的监测工作按月进行,涵盖一系列关键指标,包括现场测定的pH值、溶解氧等,以及需在实验室分析的菌落总数等。浙江路桥位于苏州河的下游区域,距离河流汇入黄浦江的河口仅2公里,是河口水质管理和治理的一个关键环节。该监测点的水质数据是评估中心城区水环境状况的重要依据。
在浙江路桥张老师继续为同学们讲解
最佳摄影点拍照的同学
美丽壮观的外滩
下午17:00,参与“行走的苏州河”校外实践活动的师生们踏上了最后一段行程,他们一同前往了外白渡桥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在纪念碑前,大家合影留念,并向为国家和民族作出巨大牺牲的英雄们表达了深深的敬意和缅怀。随着这一站的结束,本次实践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为了继续贯彻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就地解散。他们计划自行解决晚餐,并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返回学校,以实际行动支持和倡导绿色出行。
合影留念
《环境问题观察》不仅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也建设了网络在线课程,已于2017年3月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成为宣传我校环境专业建设成果和环境教育的重要平台,现可登录中国大学MOOC参与本课程的第十五次开课。该课程从新生入学即开始,结合课堂讲解,通过参观和考察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辰山植物园、吴泾第二发电厂、老港垃圾填埋厂、苏州河工业文明展览馆、苏州河梦清园水污染治理展示馆、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崇明西沙湿地、可口可乐公司、SGS公司环境实验室、紫竹科学园区、上海市环境监测站、上海华闵环境科技公司等单位,在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之前,以环境问题观察为起点,了解环境现状、理解社会需求、激发学习兴趣、启发深入思考、激励专业学习,为培养创新型环保人才奠定基础。
图片| 王星宇 张 勇
文案| 汪 晨
审核| 王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