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每一天我们都被抗疫一线的“逆行者”感动着。特殊时期,当“宅家”从“应急态”变为“准常态”,在家学习、在线过组织生活、隔屏交流成为学生党支部宅家战“疫”的主要方式。
为了让学生党员“宅家不停学”,结合“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同心战疫”主题,beat36518级研究生党支部于2020年3月开展线上阅读分享系列活动。本次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各党小组组织开展,并投票评选出阅读分享效果最佳的两名同学;第二阶段由四个党小组选出的八名同学在支部组织生活会上进行分享。3月22日上午9:30,党支部通过“腾讯会议APP”在线上举办阅读分享会,八位同学结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思考,分享了自己的阅读心得。活动由党支部副书记邓鹏翔同学主持,辅导员、党支部书记路葵老师参加本次活动。
邓鹏翔同学分享《鼠疫》阅读心得
第一位分享的是邓鹏翔同学,他和大家分享的是法国著名作家加缪的长篇小说《鼠疫》。他以一个发问作为开头,“如果你的人生是一连串的失败,你会该接受还是去反抗?”紧接着,他快节奏地为大家展示了剧情主线,书中对于瘟疫背景下的因为人性复杂而造成的乱象丛生以及瘟疫后期城市内的濒死景象都刻画的入木三分。而仅仅是这些还不足以让这本书被后人所推崇,作者加缪藏在书中深刻的哲学寓意及象征也是极为丰富。邓鹏翔同学通过简介加缪的哲学思想来帮助大家理解《鼠疫》背后的含义,同时也引用加缪的名言“除了没用的肉体自杀和精神逃避,第三种自杀的态度是坚持奋斗,对抗人生的荒谬。”来回答开头的问题。这种积极面对人生苦难的态度,也正是作者想要传递给读者的内容。
周颖同学分享《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阅读心得
第二位周颖同学分享了村上春树的《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书的主线讲述了主人公多崎作,和他少年时代非常要好的朋友之间的往事。原本是一个关系紧密的小团体,但其他四人却在多崎作大二的暑假和他绝交了,主人公虽然深受打击,但却没有去找寻绝交的真相。把被小团体驱逐的理由归结成自己的无聊乏味。直到十六年后他踏上拜访昔日好友的旅途,随着他去拜访四个朋友的过程,绝交的谜底才渐渐揭开了。主人公多崎作的性格特点很符合互联网时代贴给90后的标签—佛系。矛盾的是,我们看起来安于现状,大部分人却往往不承认自己的普通。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应该尽量诚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需求,给自己多一点自信和勇气,培养有限的兴趣并为它努力。无论我们的努力成功与否,我们坚定的想要拥有的某种东西,坚定想要成为某一种人的信念,都是有意义的。这也正是周颖同学分享这本书的原因。
平佳烨同学分享《看见》阅读心得
平佳烨同学和前两位同学的分享有所不同,她分享的是记者柴静所撰的长篇自传集《看见》,这本书共二十章节,每一章节都有对象,有故事,有新闻,有留白,记录了十年间典型的公共事件,同时也记录着柴静个人的成长历程。平佳烨同学联系当下,讲述了重读这本书后不一样的感受。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能力在网上发声,都能时刻了解到整个世界的动态,很大一部分就归功于媒体,给了我们洞察世界的窗口。选择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这本书给了她很多思考的空间,她还从数学角度做了形象的阐述:在数学里面,一个点可以用直角坐标系表示,也可以在极坐标系统中表示。有的人可能认为前者对后者错误,有人换了原点换了轴的方向建立了不同的直角坐标于是说前者也是错的。不管是不同的参考系还是不同的原点,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认知和逻辑体系决定了他在看到一个事件时的判断能力。
赵玉婷同学分享《面纱》阅读心得
第四位赵玉婷同学和大家分享了英国小说家、剧作家毛姆的一部长篇小说《面纱》。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凯蒂在爱情、背叛与死亡的漩涡中挣扎,亲历了幻想破灭与生死离别之后,终将生活的面纱从她的眼前渐渐揭去,从此踏上了不悔的精神成长之路。赵玉婷分享这本书的原因,一是她认为《面纱》这本书读起来像一本爱情小说,但更多的是女主角在爱情与生活中流离失所,辗转后终于在一片黑暗与迷失中找到点点微光的自我救赎。二是疫情当下,看到书中提到当时湄潭府(贵州省湄潭县)瘟疫的肆虐感触很深。和此次新冠病毒有些类似,霍乱作为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带菌者。赵玉婷同学还从霍乱的传播途径、主要的流行地区、临床表现以及防治措施等几个方面给大家做了小科普。
石娇星同学分享《人类大历史》阅读心得
我们了解自己吗?我们过得更快乐吗?我们究竟希望自己想要得到什么、变成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正是现阶段的我们所不断探寻的。石娇星同学分享了一本充满思考性的书籍-哈瑞拉的《人类大历史——从野兽到扮演上帝》。这本书绘声绘色地给读者描述这个世界的演化历程,大大改变了她对人类、信仰、历史、世界的想法,也让她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令她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既然我们可能很快也能改造我们的欲望,或许真正该问的问题不是‘我们究竟想要变成什么?’而是‘我们究竟希望自己想要什么?’如果对这两个问题视若等同,可能就是真的还没想通。”作者的讲述从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到自由主义、消费主义;从兽欲、情欲、到物欲;从兽性、人性、到神性,在看的过程中,她说,她也不断问自己,我们了解自己吗?我们过得更快乐吗?我们究竟希望自己想要得到什么、变成什么?很多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其实在其他社会并不合理,这本书可以让我们心沉淀下来,用不同视角看待问题。
张竞文同学分享《夜航西行》阅读心得
作为一名研究生,不能回学校做实验的漫长时间该做点什么好呢?第六位张竞文同学选择阅读,用阅读化解内心的焦虑。她跟大家分享了一个女飞行员的故事-《夜航西行》。这本书以二十世纪20-30年代的肯尼亚为背景,铺陈出作者在非洲度过的童年、她参与狩猎的情景、她与当地土著的情谊、她训练赛马的过程,以及她独自驾驶飞机在非洲东部从事职业飞行搜寻大象的往事;还详细描述了她从非洲驾驶回英国沿途所遭受的政治与自然险阻,以及她在1936年9月独自驾驶从英国飞越大西洋直抵北美的经过。夜航是一种孤独的工作,但飞越牢不可破的黑暗,飞行中如影随形的孤独、伴随始终的危险以及永不言弃的勇气,都是一个人自己的成就,是自己体会和拥有的。或许未来有一天,你坐在夜航飞机上看着舷窗外的夜色,会想起曾在这样牢不可破的黑暗中有一个独自飞行的柏瑞尔·马卡姆,能真正明白她的沉默。
田慧敏同学分享《悲惨世界》阅读心得
田慧敏同学和大家分享了雨果的《悲惨世界》,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冉阿让为了不让姐姐家的七个孩子饿肚子而偷了一块面包,为此被判处了19年监禁。在他出狱后一位主教用他的宽容和善良唤醒了冉阿让的良知,从此冉阿让成为一个善良诚实的人,并成为市长。可沙威警长差点认出了他的身份,但最终因为一个叫做上马蒂的小偷长相酷似冉阿让而被顶替入狱。田慧敏同学说,书中让她感触最深的是当冉阿让来到审判庭时他内心的纠结与煎熬,如果他站出来承认自己就是冉阿让,他的良心或许会好过一点儿,但是从此以后他会失去所有的威望和社会地位,如果没有他对经济的贡献,这座小城会有无数的男人成为苦役犯,奴人流浪街头沦为妓女;如果他选择不站出来他可以继续当他的市长,它可以利用自己的财富和社会地位帮助更多的穷人,而受罪的只有上马蒂这个小偷。就像是无论你选择在天堂中做一个魔鬼,或是在地狱中成为一个天使,无论怎样选择,这都是一个悲惨的世界啊!人与人的价值本身是不同的,他们的社会地位,财富,智力都会导致他们的差异,但这种差异不能大到一个人可以决定另一个人的生命。这本书将人道主义思想体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让我们对是非对错有了不同的理解。
唐琼同学分享《平凡的世界》阅读心得
最后分享的是唐琼同学,她分享的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本书相信有不少同学已经听过或者看过了,而唐琼同学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大家分享了读书感悟。她为大家简单介绍了作者路遥坎坷的人生经历,以及自己对这本书的评价-这本书的独特价值在于它的质朴、真实、亲切,仿佛一个长者在缓缓向读者描述他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的经历,并传以自己的告诫和劝慰。它以细腻的笔触,温情的关怀,勾画了改革大浪潮下真实的城乡生活群像。它所用心塑造的每一个人物,都有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投射。这能让我们每个人在读此书的时候,都能在里面或多或少找到自己的影子。同时,路遥本人在写作此书的时候,也将自己的部分经历融入其中,不断地向我们传达一种不屈服于命运,勇于战胜苦难,追求美好生活的价值观,激励着我们迎着苦难前行。她还选取了书中的两条主线,家中长子孙少安和孙少安弟弟的经历给大家详细介绍。最后,摘取了书中的语录作为她此次分享的总结,“人处在一种默默奋斗的状态时,思想就会从生活的琐碎中得到升华”。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在追求理想生活、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上,永远不要停下脚步。
活动最后,路葵老师总结发言,她首先对此次线上系列读书分享会活动予以充分的肯定。路老师指出,虽然是隔着屏幕与大家交流,但同样感受到支部党员们浓厚的学习氛围,也通过大家的阅读分享收获满满。互联网的时代,一切都加快了节奏,每天刷微信、刷微博这种“碎片化、快餐式”的浏览让很多人渐渐忘记了静心阅读。路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读书时不只是享受“饱眼福”,更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文:尚怡静 图:支部师生 来源:beat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