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beat365谢冰教授课题组,利用高通量测序、基因定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实现了对上海市河网ARGs的分布与传播的测定,并针对不同区域的差异性污染,首次研究了不同污染源对河网中抗性污染的贡献。相比前期的案例型研究,该研究结果解释了长三角潮汐河网中ARGs的污染扩散问题,并揭示了ARGs与致病菌的结合关系,颇具科学意义和污染物控制实际指导意义(图-1)。研究人员首先对上海地区河网进行区域划分(图-2),并对SZ(城市下水污染),DP(污水处理厂排水),HP(农业源污染)三条主要支流进行分段采样。三条河流上游水中ARGs的丰度显著低于中游人类污染排放点样品约1-2个数量级(-1.5 vs. 0.5 log10(ARGs/16S rDNA)),但在下游样品中ARGs的总体丰度有了1个数量级的下降。其中,SZ河与DP河受人类城市活动影响较大,其中的医用类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丰度显著高于农业源污染的HP河,这表现出市区河道可能含有较高的抗性风险。此外,值得注意的是,ARGs在下游虽然丰度降低,的水平扩散能力显著提升。经分析,下游ARGs与水平转移因子(HGT)的结合有了显著性的提升(图-3)。
全文链接地址: https://doi.org/10.1016/j.watres.2019.03.010
该论文于2019年7月发表在SCI 1 区刊物Water Research(影响因子:7.05)上。
我学院武冬、苏应龙为第一作者,谢冰为通讯作者。